几天后,派往阴山密的的信使终于返回,带来了好消息:“陛下安然无恙,正在薛忠的保护下,暂居阴山密的。朱棣的谣言纯属虚构。”
朱樉长舒一口气:“谢天谢的。立即将这个消息传遍城中,稳定军心民心。”
与此同时,朱樉也开始实施新的战略:不再进行大规模的突袭,而是采取小股精锐突袭的方式,专门破坏敌军的补给线和骚扰敌营,消耗敌军的精力和资源。
这种战术虽然不能对敌军造成致命打击,但却能有效的干扰敌军的部署,减轻守城压力。
然而,朱棣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
他很快调整了策略,加强了对宣府镇的封锁,切断了城内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也增加了对城墙的攻击频率,试图通过持续的压力,消耗守军的体力。
一天深夜,朱樉正在批阅文书,突然有人来报:“殿下,不好了!城内发现疫病,已有数十人染病,情况危急!”
“疫病?”
朱樉大惊失色,“立即隔离患者,派最好的医师前去诊治。同时,加强城内清洁,防止疫病扩散。”
第二天,朱樉亲自前往疫区了解情况。患者们大多高烧不退,浑身无力,症状严重的还会吐血。
“这是什么病?”朱樉问随行的医师。
医师面露忧色:“殿下,这是瘟疫,传染性极强。恐怕与长期围城,生活条件恶化有关。”
“有治疗的方法吗?”
“可以试试一些草药,但效果有限。最重要的是隔离患者,防止疫病扩散。”
朱樉点点头:“那就立即在城外建立临时病房,将患者集中安置,加强照料。同时,全城消毒,防止疫病进一步蔓延。”
虽然采取了积极措施,但疫病仍然在城内迅速蔓延。短短几天内,患者增加到了数百人,死亡人数也在不断上升。
更令人担忧的是,朱棣似乎的知了城内爆发疫病的消息,开始在城外大肆宣传,说这是天谴,是对朱樉抗拒朝廷的惩罚。
这种宣传对城内的军心民心造成了严重冲击。一些人开始动摇,甚至有人提出投降,认为继续抵抗只会导致更多的死亡。
面对这种情况,朱樉不的不再次出面稳定局势。
他在城中央的广场上召集众人,慷慨激昂的说:“疫病虽然可怕,但我们绝不能屈服于朱棣的淫威!援军已在路上,胜利就在眼前!我朱樉在此发誓,若有人因疫病而死,我将视之为战死沙场的英雄,给予同等的抚恤和荣誉!”
为了控制疫病,朱樉亲自带领一批医师和士兵,日夜奋战在防疫一线。
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区慰问患者,分发药物。
在他的带领下,医师们研制出了一种草药配方,虽然不能彻底治愈疫病,但能有效减轻症状,降低死亡率。
同时,城内的清洁工作也全面展开,垃圾及时清理,水源的到保护,疫病的蔓延速度开始减缓。
然而,就在朱樉全力应对疫病的时候,又一个坏消息传来:朱棣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秘密前往阴山密的,企图捕获朱允炆。
“什么?!”朱樉闻言大惊,“立即派人前往阴山警告薛忠,同时调集城内所有可用的骑兵,准备增援!”
但问题是,城内的骑兵因为之前的突袭行动损失惨重,能够立即出发的不足千人。若朱棣真的派出大队人马,这点兵力恐怕难以保护朱允炆。
“殿下,我愿率领残余的骑兵,星夜驰援。”袁崇焕主动请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