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在院子里放了五六个砂锅,有专人在帮着熬药,家里没有砂锅或者不信任自己熬制的,都能够在这里熬药。
打听清楚后,四个人全部站在队尾开始排队,李蓁蓁站了一会儿,队伍从屋里到大门口,十几分钟她才超前挪了两步。
太过艰难。
她身体没什么大问题,纯属是要和谢言之站在一起。
时间门太长,她放弃这个想法了。
谢言之走到院子里的大树下,将树根旁边的大石头吹干净,让李蓁蓁坐在那里歇歇脚。
他们三个排队就行。
三个人都要把脉,一个人排队的话,最后两人再硬挤上去像是在插队,影响不好。
张建业和江诚站的歪歪扭扭,深切感受到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
来之前周大妈说让他们搬个凳子来,排队的人多,可以坐下歇歇。
张建业以年纪轻轻的小伙子身强力壮、不怕排队为理由,没放在心上。
现在看看前方不少坐在凳子上的人,感受到了周大妈的明智。
早知道他就不逞强了,连带着也没让江诚和谢言之搬凳子。
整整两个小时,江诚从站着到蹲着,最后自暴自弃坐在地上,张建业也顾不得地上的尘土会弄脏衣服,不顾形象地一屁股坐下。
他们想过时间门会很长,没想过会这么长。
整整两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快要把张建业的心理防线击败了。
中间门李蓁蓁还提议干脆回家搬个凳子,张建业看看前方的五六个人,否决了,想想说不定凳子拿回来也就排到他们了。
此刻张建业只想给自己两巴掌。
曾经两个珍贵的休息机会摆在他面前,他都没有珍惜。
谁能想到前方的五个人不是扎针就是拔罐,时间门一个比一个长。
江诚站在最前边,谢言之殿后。
排到江诚,他坐在老中医侧方看诊的凳子上,张建业忍受不住,也坐了过去,一人坐一边。
张建业屁股坐在凳子上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排队看病和赚钱不是一样的。
他蹬三轮的时候同样难受,好歹屁股能够坐下,最关键的是车上载的全部都是沉甸甸的未来,是数不尽的钱财。
和站在这里规规矩矩排队花钱不同。
两者感受天差地别。
前者他能一天脚蹬二十公里不停歇,有付出才有收获。
后者他站在那里就浑身难受,腰酸背痛。
排到他们李蓁蓁才从石头上站起来,后边有没带凳子的大妈快速走过去坐下。
李蓁蓁活动两下蜷缩在那里有些僵硬的双腿,走到屋里看几个人的检查结果。
三个人确实年轻力壮,暂时没有太大问题,老中医建议减轻每天的负担,不能仗着年轻过度劳累。
开了温和的几贴熬制中药,最后开了许多贴在肩膀腰部和腿上的膏药,每个地方贴的膏药都不相同,每天晚上都需要坚持贴,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