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腹之后天色已渐暗,她隐约还能听见前厅宾客觥筹交错的声音,她白日里听叶若淳说聘礼一干等都放在卫玘的书房里,想必长生剑也在,她想着抿干手中的酒。
突然窗外人影闪过,一抹烟渗进来原地化了个倩丽的身影,正是青绾。
周莘忙放下酒杯过去问她,“叶家都是高手,你这么进来不会有事吗?”
青绾笑着摇头,“他们都在前厅,不足担忧。”
她说着扯开手中的包袱,是一套玄色便装和一抹鸦羽长绫。“外面马已备好,在叶府墙根底下,往城门西南处会有人替你开门,我不便久留,你一个人应当可以。”
周莘点头,眸中光亮更甚,“多谢青姨。”周莘说罢欲行大礼,被青绾一把扶起,“你当真决定了吗?”
周莘垂眸,“这里终究不是我要待的地方,就当是我做的一场大梦,该醒了。”
“好。”青绾说着抚了她的鬓发,周莘眉目清秀眼睫细长,唇上染脂,长发金冠挽起庄重大气,让她想起白岑来,她眸光染上水色,“我无缘看你娘出嫁,如今见你盛装,也没什么可牵念的了,往后你要保重自身。”
青绾深深抱了下周莘,泪珠几乎夺眶而出,立刻松开背对着她,再次叫她保重自己,便消失在窗前。
她不信周莘要嫁给卫玘,向襄公进言自己配着平宜公主进叶府一段,她跟了许久才能接近周莘,还没问发生了什么,周莘便塞给她一张纸条。
信中求她备马和安排出城门,她以为是周莘受了什么胁迫,可叶家毕竟没有那种腌臜之气,想来一定是有原因,跟着进来替周莘安排了人。
于周莘她不了解,但她所认识的那两个人能养出来的孩子必定不差,她不问,仅凭着自己一点力量相帮,过后的种种,都要看她自己了。
作者有话说:
跑了跑了
你老婆要跑了
第32章、长生剑(二十)
青绾走后,周莘脱了喜服换上青绾带来的便装,将喜服折的整整齐齐放在床榻上,大红的喜服上立着她今晚戴着的发冠,流穗垂在一侧。
周莘伸手抚上发冠,顺着往下摸上喜服衣襟的刺绣,听说那是好几个绣娘不眠不休绣了好些天,只为了给她一场大婚,周莘有些愧疚,愧对于这些绣娘甚至这身锦缎。
周莘轻叹一口气,将门拴上,低声道,“颂今姑姑,我眯会儿,等卫玘过完宴进来你再叫我罢。”
颂今正要推门进来,周莘撒娇似的央求着,“好姑姑,我已经折腾一天了,我就眯会儿。”周莘听见颂今的叹息,放知颂今应了她。
周莘毛着脚步后退,生怕惊动颂今,她拿着青绾带来的鸦羽长绫,推开窗户翻了出去。
周莘来叶府这些日子已经把叶府摸了个遍,现在府里所有人几乎都在前厅喜宴上,她一身暗色衣服融在黑暗里。
叶府到处是贴着囍字的红灯笼,周莘看的有些灼眼,只顺着墙根跑,不过片刻就来到卫玘的书房。
书房里灯火通明,有人在外守着,周莘只得从另一面窗户进去,她身形轻巧,脚步无声,侍卫并未发现异常。
平日里整洁空荡的书房摆满了聘礼,听说是卫玘自己要求摆在这里,周莘觉得奇怪,她不多问,毕竟聘礼里只有一个长生剑叫她心动。
书房中央的书桌上摆着一个墨色长盒,上面的云纹在灯火下明暗交织,她伸手揭开,里面赫然放着长生剑。
剑柄鳞片纹路清晰生动,剑鞘云纹裹着流利的线条,仿若云中之龙,灯火清辉中透着沉寂肃穆的剑气,未出鞘便已露锋芒。
周莘不好多待,拿着鸦羽长绫从剑柄开始缠,剑柄和剑鞘被她缠了个满,她将长生剑抽了半截,森寒剑气渗出,确系绝世好剑。
她忍着耍剑的冲动用割好的另一半长绫,把那刻了云纹的半面剑身也缠住,才背着剑离开。
鸦羽长绫是天蚕丝织就,不易断,却极易遮住锋芒。
长生剑太过显眼,周莘将它裹住,长剑周身的纹路被遮的严严实实,内里半截更是什么也看不见,她缠的不太好看,一眼过去还以为她拿了把破剑。
周莘出叶府是不大太平,有人跟着她,她扯了黑布遮面,闪进拐角,竖起剑身对跟来的人就是一剑,那人被打的措手不及,慌忙接下手臂震痛。
周莘看清是叶青身边的莫玄,不等他反应,剑身抵过他的腰腹将他打退,随即飞身闪过高墙,一路直奔城门西南角。
周莘穿过长街,隔老远就能看见有人备了马在城墙底下等她,她就快闪身过去,却瞥见长街尽头小亭里有个熟悉的身影站着,她只多看了一眼就和那人双目对上。
如墨的夜色中,他的脸被灯火晕染得朦胧,眼睛却在微光下格外温柔透亮,那一身是周莘在盖头下见过的天青,她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沈才均。
“周姑娘?”沈才均走出亭子,身形挺拔站在周莘跟前,影子也与她交叠在一起。
看来沈才均并不知道嫁给卫玘的是她,好像也没人跟他提这回事,周莘只好笑着打招呼,“许久未见啊沈令尹。”
沈才均点头,想问周莘怎么在这里却被周莘打断,“沈令尹怎么在这里啊?我听说卫侯大婚,北晋派了人来,难道是你吗?你怎么不在喜宴上?”
沈才均应声,平静道:“替圣上传旨罢了,我不惯待在热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