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酿出好酒,谷物要取成熟的用,曲的投放时机也很重要……”温坛儿捧着一本发黄的旧书,一字一句认真读着。其实说不上是书,倒更像是一本手记。温小酒坐在旁边,看着二姐薄唇一张一合,脑袋瓜里飞速记忆着。没错,这就是温小酒想出来的办法,原主虽然不识字,可温坛儿可以啊。温坛儿读,她听着不就行了?温坛儿也很高兴,她正为帮不上忙而内疚,这下终于有了用得着她的地方,读的很是卖力气。“怎么了,小酒,有什么问题吗?”温坛儿见小酒表情呆滞,停下来问。温小酒摇头,她不是质疑,而是震惊。因为这本手记里记载的,都是温大成通过多次实验,自己总结出来的酿造方法。而他的很多理论,相较于这个年代,是相当的先进。以前,温小酒一直觉得温大成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听了于氏的讲述,对他有了一点改观。如今,简直要对他刮目相看,如果不是后来那些事儿,温家的酒坊也不会败落成这个样子。他真的很有天赋,那句要在城里开铺子的话瞬间变得可信度高了起来。当然,相较于天资聪颖的她来说,还是差一些的,温小酒自恋的想。“那我继续读了?”温坛儿犹豫着问。“读。”一个上午,温坛儿读得嗓子都要冒烟儿了,温阿香边做饭边在一旁听着,于氏帮忙去卖爆米花了,还没回来。由于温小酒的操作失误,把三亩地的玉米变成了爆米花,温大贵心痛之余,还是决定按照温小酒的方法试一试。于是,他们把加工好的爆米花拿到城里去卖,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果然,村里随处可见的玩意儿,到了城里,就成了稀罕物。再加上价格便宜,那些有小孩儿的人家都买了尝尝,连着几天,生意都不错。只不过相比三亩地的粮食,即便这两三天天紧着卖,也不过卖了一小部分。其余的时间一长,口感大打折扣,根本没办法卖,全浪费了。按照温大成手记上写的每年的粮食产量来看,温家如今剩下的粮食也仅供一家人吃一年的,再匀不出一丁点儿用来酿酒了。这也是为什么温达会把宝押在她一个娃娃身上,因为实在是无路可走了。没有了酒坊的收入,明年二虎连学堂都去不起,更别说温美玉和温大虎都到了议亲的时候,这不是给孩子拖后腿吗?“没有粮食。”温小酒蹲在家门口,捏着下巴,嘴里喃喃念着。“小酒,你到底会不会酿酒?”温桐见她愁眉不展,凑过来问。“开玩笑,你看我像是不会的吗?”温小酒头一抬,拿鼻孔对着温桐。温桐认真看她:“我看像。”“是谁说的相信我来着,这才过了一天,你就反悔了?”温小酒揪着温桐的耳朵,“你不说我还忘了,温桐,我弄坏玉米的事儿,是不是你说出去的?”温桐疼得龇牙咧嘴,大声叫嚷,却嘴硬不承认:“不是我,不是我,哎呦哎呦,你松手。”“小酒!”温阿香听见吵闹声出来,救下温桐。“哼,小鬼头。”见温桐溜回屋里,温小酒拍拍手,重新蹲下。眼珠一转,刚才想到哪儿来着?这时,温宝妮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枚野果,温小酒正咧嘴想招呼她过来。宝妮却害怕的朝后躲了躲,低着头一言未发,咚咚咚小跑回了西屋。什么情况,我长得有那么可怕吗?温小酒郁闷的不行,难道怕我抢了她的野果不成。野果,对了,没有粮食,可以用水果酿啊!温小酒腾得站了起来,拍了下脑袋,以前喝了那么多红酒,都白喝了,怎么才想到呢。古代的酒多是粮食酿造,像类似葡萄酒这种果酒,应该还未盛行,这不正是她温小酒发挥的好时机吗?想到这儿,温小酒双手握成两只小拳头,在空中胡乱挥舞着,两只小脚交替踏着地面,激动非常。温宝妮小跑回西屋,趴在半开的窗户,偷偷看温小酒。见她手舞足蹈,以为是被她给气的,眼神暗淡下去,扣着手指,小声说道:“小酒,对不起。”有了前车之鉴,温小酒也不敢贸然下定论,得多考察考察,于是吃过饭就出门了。连着两三天,温小酒吃完饭就出门,直到很晚才回来。温阿香很是疑惑,这天,温小酒放下碗筷,又往外走。她拉住小酒,问:“小酒,你这天天往外跑,是有什么事情吗?”“嘿嘿,大姐,你放心,我干的是正事,绝对不会惹祸的。”温小酒拍拍胸脯,保证道。温阿香将信将疑,松手放她走了。温小酒这次没有说谎,她的确有正事,她在做民意调查。这几天,村里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就会看到小酒拿着一个小本本,问一句,记录一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问她记录的是啥,她就笑笑不说话,一看她的小本本。这啥呀,画了一堆勾勾叉叉的,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符号。像小孩子过家家,也就随她去了。温小酒可不是在玩闹,她在认真的记录每一位村民对于酒的喜恶程度,包括口感,价格,甚至:()萌宝六岁半:我在长安开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