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乃是大周重要的产盐地。大周全国近三成的盐产自扬州。丰厚的盐利和较为发达的商业,使得扬州成为了大周最为富庶的几个州县之一。而在扬州城中,最为富庶的几户人家中,身份最高的当属白家。白家家主乃是自小一个失了父亲,母亲独自养大的苦命人。母亲逝去后,白家家主上了海船,在海上发了家。不知傍上了哪位大人物,成为了这扬州有名的大盐商。前几年独女嫁入了宁远侯顾家,虽然声势更上一层楼,但是白家却是更加的低调了。而这扬州的上任通判高升了去,到了另一个非富庶的州县,当上了知州。这通判的位子也就一时空着。不过空的时间不长,就有官场上的风声传来,说是这个位子大抵是定了。汴京,曲园街,勇毅侯府。已经拜访了京中父亲故旧,自己同年的盛紘坐在马车中闭目思考。他这次回京磨堪,政绩为优。尤其是在泉州的一个案子,他明察秋毫,救了一位受到污蔑的老安人庄氏。庄氏的儿子那是京中有名的先生,他的学生,经常有中榜进士的。知道自己母亲的遭遇,特地写了谢书,送到了吏部。盛紘也遵从了自己母亲和岳母的意思,没有谋求进京,而是迁到了扬州。加了半品官,虽是平调,但是从泉州到扬州,算是升官了的。而且扬州乃是税收重地,不同于一般地方。这些事忙完,又和自己的连襟康大人喝了一顿酒,到了今日,盛紘准备了礼品,前来勇毅侯徐府拜访。通过盛维留在积英巷的仆役管事,盛紘知道了徐家的大体情况。准备了几样哥儿,姐儿喜欢的礼品。盛紘中进士的时候,徐家和盛家是有些龌龊的。因为徐家想要让旁系庶女嫁到盛家,多多少少是有些瞧不起盛紘的。盛紘为官已经十几年了,当初徐家的所作所为他也早能够平静的对待。他是在思考去徐家拜访如何拍漂亮的把话圆过去。也就是这个时候,盛家的马车停了下来。原来是巷子口有些拥堵,堵车了。前面的盛家家仆在车外道“主君,刚才出来的马车给咱们让路了,看牌子是忠勤伯爵府袁家的。”“停车。”盛家马车停了下来,盛紘出了马车,正好看到袁家靠边的马车正准备走。“你将马车停到徐府门口,我马上过去。”正在马车上和车夫一同驾车的袁文绍看到了盛紘,赶忙道“父亲,对面马车的主人下来了,好像是要来道谢。”车中的袁秉开自然不托大。下车和前来道谢的盛紘回礼。“积英巷盛家,盛紘,多谢大人让路。”“盛大人有礼了,我们是忠勤伯爵府袁家的。”“哦,袁伯爷!您这是?”袁秉开拱手道:“陛下赐给侯府徐家三郎的赏赐,今日我送到了府上。盛大人莫非也是去侯府?”“正是,正是。”“那盛大人快去快去,区区让路而已,大人居然下车感谢,实在是君子。”“伯爷先让路,才是真的君子,那我就先去了,有时间请伯爷樊楼一叙。”“好好,盛大人相请,我自然回去。”两家分开,盛紘回头朝着侯府走去。脸上颇为高兴,这让各路,有机会结识京中勋贵,也算是一桩美事。而在徐家,听说盛紘来访,孙氏自然要让自家孩子一同来迎接。按辈分,徐明骅应该叫盛紘表弟,乃是姑表兄弟。徐载端他们弟妹应该叫盛紘世叔的。“盛紘见过徐家嫂嫂。”“紘哥儿莫要多礼,来,孩子们,见过你们世叔。”徐载靖躬身行礼,抬头后看清这位世叔。盛·通判·紘郎·渣爹·面子说道。“哦,陛下赏赐的定是极好的东西。”盛紘这句话,让孙氏拿起手绢笑了笑。这本就是自己儿子挣得赏赐,盛紘如此好奇,这让孙氏心里很是慰贴。就像是夸人,你别直接夸人,你夸人家孩子成绩好,狗狗听话,家里干净。徐载靖走的不快,过了好一会儿才抱着一沓纸进来。后面还跟着他的小厮青云,手里拿着笔墨。“紘哥儿,见笑了。”孙氏道,因为徐载靖抱的纸挺多的。还没等孙氏说完,徐载靖就又去搬来了一条桌案。盛紘看着忙碌的徐载靖,还有帮忙的兄弟姐妹,“嫂嫂,咱徐家这些孩子真是好啊。”这堂屋本就是待客的地方。让盛紘写字,总不能在茶几或者方桌上吧。而徐载靖搬来了桌案,正是懂事的表现。“紘哥儿,既然孩子们都准备好了,那”“嫂嫂,那我就献丑了。”说着盛紘走到桌案前,接过徐载端递过来的上品香墨,一边研墨一边思考,同时也是在心中勾勒字的模样,如成竹在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