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长高了,身材颀长,不再像当初院试时还能在号房里舒展身子。
他简单地打扫了一下卫生,又架好木板,挂上号帘,在号房的角落和墙壁上撒上驱逐蚊虫叮咬的药粉。
苏晏将考篮里的东西一一取出来放好,之后他便静静地坐在木板椅上闭目养神。他耳边传来考生们陆陆续续入场的嘈杂声,但心中依旧十分宁静,无波无澜。
就在此时,苏晏才听到了久违的红包系统提示声:
【叮!恭喜群主触发常规任务,考取乡试头名解元!】
呵,你还知道出现发布任务!苏晏在心里轻啧了一声。
【虽然我默默无言,但是本系统一直陪在群主身边!】
行叭。
此时群里的文豪大佬们也送出了考前的祝福:
苏轼:终于!到了!秋闱!
苏轼:激动地搓手手jpg
苏晏:按住躁动的你jpg
苏轼:秋闱快点过去!
苏轼:咱们要看晏哥儿殿试考状元!
苏轼:那啥陆弦之三年前六元天下,咱们晏哥儿也可以!
苏晏:叉腰膨胀jpg
李白:区区秋闱,对于晏哥儿来说不在话下!
李白:希望到时候鹿鸣宴上的美酒好喝!哈,哈,哈,哈,哈!
苏晏:应该还不错!到时候我发红包给你!
杜甫:晏哥儿好好答题便是,你的水平足以应付秋闱。
曹植:祝好运。
朱熹:仔细看题,破题最为关键,不要着急轻易下笔,先
苏晏看着朱熹大佬发来的、占据了整个屏幕的长篇考试注意事项,顿时有种被教导主任耳提面命的感觉。苏晏在群里谢过他,仔细地看了起来。
等嘹亮的锣声示意考试即将开始时,苏晏才注意到对面号房里坐了一个比自己更加年轻的小考生。
那小孩注意到苏晏望过去的目光,也抬起了头,对上苏晏眉如新月、剪水双瞳的精致容貌,感受到他身上霞姿月韵的气度,不由得悄悄红了耳朵。
苏晏只是随意看了一眼对面的“邻居”,也没发现他后来的异样,只是在心里稍稍感慨了一下,果然江陵代有才人出啊。
接着他便听到了一个沉稳有力的男声道:“天乐四十六年!江陵府乡试!开考!”
当下书吏们动作迅速地发下草稿纸和答题纸,另有差役举着题目牌在考房之间的狭窄巷道间走动。
乡试又叫秋闱,总共考三场。考上的读书人称之为举人,凡中试者则有机会参与次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也就是俗称的春闱。
苏晏仔细看了看本次乡试第一场考试的题目:三道四书题、四道五经,外加一首五言八韵诗。
这一次派来主持江陵府乡试的主考官是翰林院一位德高望重的许大人。陆弦之在信里提及了这位许大人喜好的文章风格:不尚雕彩、不喜浮华文字,好平易自然、文以明道的古文风格。
苏晏看了看题目,果然这第一场考试,许大人并没有出什么偏门的截搭题来考察考生发散思维、随机应变的能力,三道四书题都是大题,考扎扎实实的经义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