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厮应声开门,问是何人。
老先生转头瞄了女孩一眼,和蔼笑道,“敢问叶老爷子是否在府中,劳烦带句话,就说齐国故人来。”
小厮点头躬身,进门通报,二人在阶前静候。
不多时里头传来动静,夏侯复转身叶府门正开,立在中央正是叶家那位老爷子。
夏侯复求仙枷楞山,今次与叶云山这一面,隔了有近五十年,若不是为了周莘之事,夏侯复连枷楞山都不会下。
身为晚辈的成韵早行完了礼,见二人站定足有小半刻钟也没敢说话。
“数年不曾相见,叶老兄瞧着硬朗的很呐!”夏侯复多有调侃之意,话音刚落,对视的两人同时大笑起来,叫在场的几人都愣了神。
叶云山眼中湿润,他在府中听到齐国故人时,手中上好的茶盏都碎了一地。
隔着家国山河,万千春秋,他竟没曾想过会再见到一位故人。
叶云山不拘客套,迎了人进门,并肩入堂就开始论起旧事,“想当年你与周廷初到朔城,真是意气风发,求仙论道不在话下。隔了这数年,我原以为没机会再见……”
叶云山的话戛然而止,思及当年欲揽青天明月的周廷,仍感唏嘘。
夏侯复生在齐国夏侯家,早年历经世事,于生死看淡,可谈周廷之事也感慨良多。
他站定伸手拍了拍叶云山肩头,话中多有安慰之意,“老兄何必伤怀?天命自有定数,你我又何待?”
叶云山入座,叫人奉了茶,新叶刚浮上杯沿,他就等不及要问,“你欲成仙之心,不比周廷小,如今怎么肯下山?”
如今怎么肯下山?
夏侯复拧着眉,哼了一声,没好气道,“若不是周廷生了个和他一般倔的丫头,倒也用不着我担忧!”
叶云山霎时就明白过来,他知周莘自枷楞山而来,未曾想还与夏侯复有些渊源,神色颇感意外,随后又一副豁然的模样,“你我与周廷的情分不浅,便是没了他也延续到小周身上,真是天意如此。”
南北战事瞬息万变,各国探子一拿到消息立刻往回传,达州失守,令尹出兵被俘,席灼远领兵北上,这事儿一早就传到叶云山这里。
战报里并没有传回卫玘的消息,他落水之隐秘还是庆阳军带了话回叶家才安他们的心,是以叶云山不提此事。
“小周现下应随南晋大军北上,不知因何要你下山一趟?”
成韵站在一旁,听到这话从袖中掏了两封信放在叶云山跟前,都是周莘亲笔。
信是周莘在南晋时写的,那时女帝初登,周莘就放下青玉玺及询问碧玺珠串一事连着给夏侯复去了两封信,那之后周莘就再没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