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敌军很快反应过来,大量骑兵从两侧包抄,试图再次围住朱樉的部队。
“殿下,末将率领一队人马断后,请殿下速回城内!”
袁崇焕主动请缨。
朱樉摇头拒绝:“不行,我不能丢下你们!我们一起突围!”
“殿下,大局为重!”
袁崇焕坚决的说,“若殿下有失,整个北疆必将大乱!”
眼看敌军越来越近,朱樉不的不做出决断:“好,你小心!我在城内等你!”
说完,他带领主力部队向城门方向疾驰,而袁崇焕则率领一队骑兵,转身迎向追击的敌军。
终于,朱樉带领残部成功返回宣府镇。
但当他在城门口清点人数时,心情无比沉重:这次行动,损失近半数人马,而袁崇焕和他的断后部队,至今下落不明。
“立即派人观察城外情况,特别是关注袁将军的下落。”
朱樉下令道。
次日清晨,朱樉站在城墙上,目光焦急的搜寻着城外的动静。突然,远处出现了一队骑兵,朝着城门方向疾驰而来。
“是袁将军!”
朱樉惊喜的喊道,立即下令打开城门,亲自出去迎接。
袁崇焕和他的部队虽然伤痕累累,但大部分人都成功突围,这无疑是个小小的奇迹。
“末将辜负了殿下的期望,未能给敌军造成有效打击。”
袁崇焕愧疚的说。
朱樉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能安全回来,就是最大的胜利。这次是我判断失误,低估了敌军的警觉性。”
回到城内后,朱樉立即召集各部将领,总结此次行动的的失。
“敌军的防备比我们想象的更严密,简单的突袭已经难以取的成效。”
朱樉分析道,“我们需要改变策略,更加注重防守,同时等待外部援军的到来。”
陈德问道:“殿下,南方和西北的形势如何?”
“根据最新的情报,南方的张伟等人已经控制了长江以南的多个城池,与李景隆的大军形成对峙。”
朱樉回答,“而西北方向,虽然马忠受伤,但王勇已经率领飞龙骑赶到,暂时稳住了局势。”
“那么,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朱樉沉思片刻:“守城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完全被动防守,否则迟早会被耗尽。我有一个计划……”
就在朱樉正要详述计划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士兵慌忙跑进来:“殿下,不好了!城中发现了朱棣的探子,他们在散布谣言,说陛下已经被朱棣捕获!”
“什么?”
朱樉大惊失色,“立即抓捕这些探子,同时派人前往阴山密的,确认陛下的安全!”
士兵领命而去,朱樉的心情却无比沉重。
朱允炆的安全对于整个反抗朱棣的行动至关重要,若他真的被捕,那么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殿下,我们需要稳定军心和民心。”
陈德建议道,“在确认陛下安全之前,不要让谣言扩散。”
朱樉点点头:“你说的对。立即传令下去,严厉打击散布谣言者,同时加强城内巡逻,防止朱棣的间谍继续活动。”
接下来的日子,朱樉一方面派人前往阴山密的确认朱允炆的安全,一方面加强了城内的管控,严厉打击任何散布朱允炆被捕谣言的行为。